下肢静脉曲张
1.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?
静脉曲张是指浅表静脉处于过度扩张、纡曲状态,静脉内血液瘀滞的一种疾病。通常多指下肢静脉曲张。正常人站立时,下肢的血管是看不到的,或仅能看到直的表皮血管,大多不突出于皮肤表面。当患有下肢静脉曲张时,站立时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出现曲张,也就是说患肢的浅静脉扩张、纡曲、隆起于皮肤表面,甚至卷曲成团。
2.静脉曲张的病因有哪些?
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所致的静脉壁薄弱、静脉瓣发育不全及静脉压力不断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。
(1) 先天因素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、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。
(2) 后天因素 血柱重力或任何增加重力的行为,如长期站立、重体力劳动、肥胖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(便秘、妊娠、咳嗽、腹腔积液等)都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,导致静脉曲张的出现。少数深静脉血栓
3.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有哪些?
病变主要发生在大隐静脉和小静脉,左下肢可先后发病。
1. 症状 患肢常出现沉重、酸胀、发力和疼痛。站立时静脉压力高,扩张加重,产生症状;行走或平卧时,腓肠肌发挥泵的作用,浅静脉内压力下降,症状缓解,感觉敏感的人可有疼痛感。
2. 体征
(1) 患肢静脉曲张 主要是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发生曲张性病变。
(2) 小腿下段(足靴区)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 主要由于静脉曲张后下肢血液回流变慢,下肢淤血,血液含氧量降低,使皮肤发生退行性变化,表现为汗毛脱落、皮肤光薄、脱屑。由于毛细血管破裂,以致有色素沉着。由于局部抵抗力减弱,所以容易继发慢性硬结性蜂窝织炎,湿疹、瘙痒、溃疡。
4.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并发症?
1.湿疹(又称淤积性皮炎):多发生于小腿下2/3,早期仅表现为皮肤瘙痒、碰伤后色素沉着,以后逐渐发展为皮损、脱屑、水疱,甚至皮肤溃疡。
2.血栓性浅静脉炎:由于长期淤血,静脉壁可发生炎性改变,进而 诱发静脉血栓形成。在血栓性静脉炎发生前,原来的曲张静脉出现发烫、红肿、有压痛。此时若再不引起重视,静脉血栓将形成。
3.深静脉血栓:浅静脉血栓向深部蔓延,形成深静脉血栓。深静脉血栓若发生脱落,可随血流漂到心脏和肺动脉,引起致命的肺栓塞。
4.静脉出血:下肢静脉曲张后期,由于静脉压力高,血管壁越来越薄弱,再加上皮肤炎症损伤,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静脉破裂出血,甚至有时小静脉自发破裂出血的情况也经常见到。
5.静脉溃疡:常发生于小腿下1/3的内、外侧,稍微外伤,即可发生小腿慢性溃疡(老烂腿),很难愈合。
5.患了下肢静脉曲张是不是应及早进行治疗?
患了下肢静脉曲张不可忽视。患者会出现患肢酸痛、沉重、胀痛、疲劳、乏力、静脉隆起、扩张,甚至纡曲成团块状。随着病情加重,在足踝部、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,同时并发皮肤变薄、脱屑、萎缩、瘙痒、色素沉着等症状。严重者患肢可发生静脉破裂出血、血栓性浅静脉炎、湿疹样皮炎、皮肤溃烂,最终形成小腿溃疡,也就是俗称的“老烂腿”等并发症。因此,下肢静脉曲张绝不能小视,一定要尽早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,才能阻止疾病的恶化。